科研誠信理念深入人心 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宣講活動引發廣泛共鳴
發布時間:2025-09-30 11:47 來源:自治區科技廳監督評估與科研誠信處、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戰略研究中心
“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 主題宣講活動,于9月29日,在內蒙古大學成功舉辦。
此次活動由科技部十司指導,自治區科技廳、教育廳、衛健委、科協聯合主辦,內蒙古大學、自治區科技戰略研究中心承辦。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風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對于提升自治區科研人員尤其是新入職(學)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誠信意識,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精神、自覺恪守學術道德和誠信規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熱愛科學、獻身科技的良好科研生態。
活動雖已落幕,但余音未絕。此次活動為參會人員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引發科技工作者、科研人員廣泛共鳴與深入思考。大家紛紛圍繞活動內容,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暢談體會和感悟,字里行間滿是對科研誠信建設的深刻認同與積極踐行的決心,一場關于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的熱烈討論持續升溫。
自治區科技廳監督評估與科研誠信處處長
彭爽
主辦此次主題宣講活動旨在引導全區科技人員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深刻認識到科研誠信是科學研究的生命線、將追求真理、嚴謹治學、集智攻關、甘于奉獻的科學家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殷切期望廣大青年科技人員在學術生涯起步階段就能堅守學術道德底線,自覺抵制各種科研失信行為,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把個人的學術追求融入到自治區乃至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大局中,真正系好學術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一粒扣子,系緊的是學術初心;一種作風,撐起的是治學底氣。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科研誠信管理與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建設,強化制度保障,將科研誠信貫穿于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全過程。同時,進一步完善科研信用信息體系建設,為自治區科技創新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內蒙古大學科學技術處處長?
劉全生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科技倫理是創新活動的底線保障,健康科研作風是滋養創新的沃土。舉辦此次主題宣講活動,恰逢其時、意義深遠。內蒙古大學將以承辦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推動形成崇尚創新、嚴謹治學、誠信守法的科研文化。將與全區科研單位一道,不斷強化價值引領,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年科研人員從起步階段就筑牢誠信根基、樹立正確導向。持續強化制度約束,完善全流程誠信管理體系,對學術不端“零容忍”,筑牢制度“防火墻”,深入強化文化熏陶,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的良好科研生態。學校將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久久為功,確保科研事業血脈純凈,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科研部部長
莫仁
此次主題宣講活動,使我深受教育與警醒。宣講中多次強調,科研誠信與優良學風是推動科研事業健康發展的根基,是每一位科研人員必須堅守的底線與原則。專家對當前科研領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學術行為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作為醫院科研管理人員,我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我們將緊密結合醫院科研工作實際,把宣講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加強科研誠信宣傳教育,全面提升科研人員的誠信意識和自律能力,建立健全覆蓋科技計劃項目全過程的誠信審核與監督機制,切實保障科研活動的真實性、規范性與可靠性。同時,積極推動構建崇尚實干、追求真理的科研文化,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嚴謹務實的科研生態,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與工作熱情,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內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部長
張秀娟
學風建設絕非口號,而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此次活動既讓我以科研人的身份產生共鳴,也讓我以管理者的視角深感責任重大。
作為科研人員,我深知嚴謹治學、恪守科技倫理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每一組數據都必須經得起檢驗,這是對科研成果負責,更是對科學精神的堅守;而作為科研管理者,我們正將學風作風建設要求嵌入管理制度,結合此次活動的宣講內容優化青年科研人培育機制,把科研誠信教育納入職工入職培訓核心環節。我們要讓嚴謹治學、恪守誠信成為科研工作的日常準則,為構建扎實穩固、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內蒙古生物工程學會科研人員
王大清
科研誠信是科研人員全流程研究活動的核心準則,其本質在于誠實、公正與客觀,具體體現為真實記錄研究數據、嚴格尊重知識產權,是保障科研成果真實性與可靠性的關鍵所在。
對科研工作本身而言,它是不可動搖的基石,是科研工作者必須系好的“第一粒責任紐扣”。一旦失去誠信,研究數據將失去可信度,科技成果也難以實現轉化應用,甚至可能誤導后續研究方向,造成科研資源的浪費。從國家層面看,科研誠信更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唯有以誠信筑牢科研根基,才能為科技強國建設提供堅實可靠的保障。
作為科研人員,我們應該時刻警醒:科研的意義不僅在于取得突破性的學術成果,更在于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堅守道德底線與誠信準則。行之以德,研途有信,只有以科研誠信為指引、嚴守學術規范,科學研究才能持續向前推進,進而為社會發展創造更多福祉。
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吳迪
誠實守信是科研工作的首要準則。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深知誠信不僅是一種學術操守,更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一份莊嚴承諾。我們應當從科研起點就牢筑誠信根基,系好學術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在我看來,學術誠信不僅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更是確保科研創新能真正落地、切實服務社會、造福人民的根本前提。所以在今后科研實踐中,我將以實事求是為標尺,秉持嚴謹求證的態度,堅守真實、客觀的原則,無論結果是否符合預期,都會如實記錄每一組實驗數據和過程,規范開展分析,堅決杜絕隨意刪改數據或刻意掩蓋失敗結果的行為。我將持續打磨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斷提升學術道德素養,努力成長為一名可信、可靠、可堪重任的新時代科研工作者,以實際行動踐行科研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