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明眸,稀土有“光”:新薄膜引領技術突圍
發布時間:2025-10-10 23:00 來源: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處
近日,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稀土點位“白光LED用光轉換薄膜的制備與產業化開發”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成功制備出高性能減藍光光轉換薄膜。這標志著LED健康照明技術邁出重要一步,是推動健康照明產業發展所取得的一項具體成果。
健康照明是一項基于人因工效學與光生物學的系統工程,通過對光譜、照度等光參數的精準調控,為不同應用場景定制光環境,其核心是實現從“看得清”到“照得健康”的升華。然而,當前LED照明的高能藍光危害問題顯著,而市場主流的減藍光材料又因透光率低且無法將有害光轉化為有益光,難以滿足真正的健康照明需求。
2025年,包頭稀土研究院聯合內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華發科技(內蒙古)有限公司、內蒙古科技大學,開展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稀土點位“白光LED用光轉換薄膜的制備與產業化開發”項目技術攻關,推動健康照明技術實現突破性進展。目前,項目正在希土科技(包頭)有限公司建成的產業示范線進行試生產,部分防藍光照明產品已投入市場。
技術要創新、產業要升級,材料須先行。立足我國LED照明產業現狀,項目團隊聚焦減藍光轉光材料研發,突破傳統熒光粉藍光吸收轉換效率低、光譜不連續等技術瓶頸,成功研制出兩大體系紅、黃色光轉換材料。該系列熒光粉可有效吸收紫外至藍光波段,通過優化配比并采用刮涂絲網印刷工藝制成轉光膜,能將有害高能藍光轉化為黃光與紅光,顯著減少藍光溢出,同時提升顯色指數與光效。基于此技術,開發出應用于護眼燈及教室照明的減藍光導光膜與擴散板,在實現環形側發光、超越AA級照度標準的同時,有效降低有害藍光比例,為下一代健康照明產品提供關鍵材料支撐。
健康照明產品是構建健康光環境的關鍵載體。項目團隊正持續強化“材料研發—工藝優化—產品驗證”的一體化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產學研用”協同機制。
下一步,團隊計劃建立一個“技術可迭代、產品可推廣、產業可持續”的健康照明產品體系,并進一步完善相關標準規范,以推動減藍光材料在醫療、教育、家居等多場景的應用落地。預計到2027年,將建成一條年產量超1000公斤白光LED用光轉換材料產業示范線。



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233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