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筆觸繪新卷 創新動能引未來——海勃灣區以綠色轉型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5-10-18 22:00 來源:烏海日報
在海勃灣區,“五區一河”治理戰略正引領著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與生態重塑。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載體,烏海海勃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定不移地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技術升級、強化環境管理、完善環保設施、嚴控企業排放等一系列扎實舉措,逐步實現從傳統粗放式增長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轉型
科技創新注入綠色動能
新質生產力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力量。海勃灣區立足自身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探索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路徑,為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開辟了新賽道。通過大力引入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海勃灣區不僅有力推動了傳統產業的綠色化升級,更為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新能源礦用卡車順利下線
在海勃灣區的產業升級藍圖中,科技創新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烏海銥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剛性寬體礦用卡車項目,是傳統礦業裝備邁向綠色智能的典范。該車型創新性地采用燃油與電動混聯驅動模式,搭載智能節能控制系統及下坡能量回收聯合制動系統,即使在極端惡劣的礦山作業環境下,其噸公里能耗也比傳統燃油車型降低至少20%,減少了礦山運輸環節的碳排放,為礦業實現綠色零碳轉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這一項目的快速推進,不僅是新能源技術與重型礦業裝備深度融合的成果,更是海勃灣區轉變發展思路、重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力證明。
與此同時,清陶(烏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固態電池儲能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年,該公司成功備案的內蒙古院士工作站正式獲批,標志著烏海市首家自治區級院士工作站落地生根。該工作站匯聚了領域內的頂尖科研力量,聚焦于固態儲能電池及其專用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攻關。通過開展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研究,工作站持續探索固態電池儲能系統的前沿技術,不僅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供了高端智力支持,更打造了烏海市乃至自治區內高水平的科技研發、合作與交流的創新平臺。這些具有高附加值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科技項目,正逐步構建起海勃灣區富有韌性和競爭力的區域產業新格局。
綠色發展驅動資源高效利用
精細化管理守護生態環境
在綜合治理中,海勃灣區始終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全過程,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資源高效利用。今年,區內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穩步推進。其中,烏海市廣納煤焦化有限公司和烏海市鑫華凱焱城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的節能、節水技術改造項目進展順利,完成度分別達到95%和80%。此外,烏海海勃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功申報的多家智能工廠,為整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烏海海勃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還深入開展治水、節水、控水工作,大力推動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和再生水回用設施升級,有效提升了水資源利用的整體效率。園區嚴格落實黃河流域強制性用水定額管理制度,今年,依據自治區發布的行業用水領跑者定額標準,已為清陶(烏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烏海銥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興科技企業合規批復取水許可。
在固體廢物治理方面,海勃灣區積極組織開展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工作,及時將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傳達至各相關企業,引導并鼓勵企業主動開展固廢綜合利用評價,樹立了一批資源化利用的標桿企業,從而整體提升了工業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水平和效率。千里山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的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因成效顯著,獲得了自治區層面的榮譽肯定,為同行業企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公共環境整治提升園區品質
優化空間布局賦能未來發展
海勃灣區持續推進烏海海勃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共環境整體提升工作,通過實施“騰籠換鳥”策略,依法依規盤活閑置土地和清理低效企業,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經過持續努力,產業園區公共區域的環境面貌得到了顯著改善,園區道路平整暢通,整體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公共區域視野范圍內無固體廢物隨意堆存現象。
工廠綠化成效顯著
清理閑置低效企業,不僅提升了園區“畝產效益”,更釋放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發展空間。截至目前,海勃灣區已完成治理低效企業13戶,這些騰退出的空間為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的新項目、好項目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園區內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員工的工作生活營造了更加優美、整潔、有序的環境。
海勃灣區將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積極培育和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推動更多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強大市場潛力的優質項目在園區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和可持續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