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對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315號建議的協辦意見
發布時間:2025-09-15 16:14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自治區能源局:
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李德波代表提出的第315號建議由我廳負責協辦。經認真研究,現提出如下辦理意見:
自治區科技廳高度重視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工作,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強能源數字化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創新平臺建設,支撐自治區能源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布局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對標“起跑即領先”要求,聚焦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點位,以“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等方式已布局啟動8項重大任務,自治區支持9500萬元,以科技“突圍”工程為牽引,同步部署推進技術突破與產業創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如:已完成特高壓直流系統拓撲構建和可再生能源基地電源優化配置2項關鍵技術研究,為綠電高效送出與可靠消納奠定基礎。2025年,繼續發布了“科技突圍”工程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榜單,支持新能源基地大容量購網設備及控制裝置、規模化用戶側資源參與電網協同控制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待完成相關程序后,將對立項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二是實施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將 “新能源裝備”“新型電力系統”“儲能”等領域作為重點方向,以“揭榜掛帥” “創新聯合體”技術攻關協同模式,充分利用全國范圍的優勢創新資源,解決我區新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動重大成果在我區落地轉化。目前各項目均按計劃實施,部分項目已取得技術成果,如MW級先進飛輪儲能系統成功并網,規模化電動汽車充放電與電網多層級互動示范工程已正式上線運營。
三是積極爭取國家創新資源。自治區先后與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在“儲能與智能電網”領域,以部區聯動方式共同實施的“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外送” “鈉離子混合型電容儲能技術”“高比例能源接入的電網主動支撐型百兆瓦級混合儲能技術”3項應用示范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均已獲得立項批復,對提升新能源基地電力送出的靈活性和經濟型,實現高比例新能源電力送出,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四是全力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2022年起,為積極融入能源領域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我們提出建設懷柔實驗室內蒙古基地的意向,在懷柔實驗室指導下,確定了內蒙古基地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消納送出、風光火氫儲多能互補、可再生能源制氫與燃料電池”為重點研發方向,編制了《懷柔實驗室內蒙古基地組建方案》,目前,已成立內蒙古能源研究院,積極推動研究院實體運行。立足內蒙古豐富的能源資源與應用場景,以新型電力系統為主攻方向,籌建了大青山實驗室,加快打造能源領域創新高地。同時,圍繞相關領域布局自治區重點實驗室4家、新型研發機構8家,為能源產業與信息技術領域的深度融合提供技術支撐。
下一步,科技廳將持續以實施科技“突圍”工程為牽引,強化新能源、人工智能、儲能與新型電力系統等領域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為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貢獻科技力量。發揮可再生能源領域豐富場景優勢,全力創建懷柔實驗室內蒙古基地,優化布局全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積極推動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鼓勵支持企業聯合大院大所、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共性技術平臺,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成果在內蒙古落地轉化,提升產業技術水平。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2025年 5月30日 ??
簽發人:郝喜紅
承辦人:李艷麗
電 ?話:0471-632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