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科協:撤銷5人獎勵
發布時間:2025-09-21 22:33 來源:科學網
9月19日,中國科協發布公告,宣布撤銷周新源、陳哲宇、孫倍成、趙遠錦和劉建妮5人所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收回獎章、證書并追繳獎金。
其中,中國青年科技獎第八屆獲獎者周新源、第十屆獲獎者陳哲宇存在違紀違法行為。中國青年科技獎第十一屆獲獎者孫倍成、第十七屆獲獎者趙遠錦,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第十一屆獲獎者劉建妮,存在科研失信行為。以上行為均已被相關部門處理或通報。
中國科協發布公告
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學術界和社會關注。
通過對公開資料的梳理可以發現,此次被撤獎的學者們此前曾因違紀違法或科研失信行為被公開報道或通報。
周新源:私分2100萬元給20名領導,作為購房補貼
據公開消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原總經理周新源,伙同該分公司原副總經理安文華、原總會計師賈東,以及礦區事業部綜合辦原主任李進興,將公司2100萬元液化氣銷售款作為購房補貼發放給公司20名領導,因犯私分國有資產罪,被判2至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其中,周新源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
在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刑事判決后,周新源和安文華不服,提出上訴,稱本案福利分房政策系沿用公司此前慣例,不構成私分國有資產罪。
2017年4月14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裁定,駁回周新源等人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陳哲宇:因貪污科研經費而獲刑
案發前,陳哲宇系山東大學醫學院資深教授,2006年10月起擔任山東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15年9月任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據悉,2011年上半年,陳哲宇利用審批科研項目經費的職務便利,安排實驗師耿昭套取科研經費。之后使用套取的科研經費,以耿昭和副教授黃淑紅的名義成立“濟南湖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陳哲宇實際占有52%股份。此后,該公司注銷登記,陳哲宇等人將50萬注冊資金瓜分。
2016年12月,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陳哲宇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25萬元。
陳哲宇提出上訴,稱自己并非國家工作人員,在科研活動中從事的是勞務而非公務,因此不應被判定為“貪污罪”。
2018年1月,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決,對陳哲宇提出的理由予以反駁,但考慮到其有自首情節,改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
目前陳哲宇已經重返山東大學醫學院工作,擔任行為及其神經生物學機制研究團隊的學術帶頭人。
孫倍成:在項目評審中“打招呼”
公開資料顯示,孫倍成于2018年被人才引進至南京鼓樓醫院任副院長,并任南京大學正教授,于2022年6月跨省出任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執行院長。他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過SCI文章90余篇,主持多個國家級重點項目。
2021年7月,孫倍成在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工作期間,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了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他通過打電話、發信息等方式,搜集、分析潛在的評審專家信息并實施請托、“打招呼”,尋求對其申報項目予以關照。
依據相關規定,該項目評審程序已被終止,孫倍成被禁止在7年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學技術活動。
趙遠錦:協助孫倍成在項目評審中“打招呼”
趙遠錦,東南大學教授,博導,江蘇省杰青。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仿生器官與器官芯片、微流控等。已發表SCI論文220余篇,其中80余篇發表于IF大于10的國際權威期刊。
在上述事件中,趙遠錦為孫倍成實施請托提供了協助,并在科技部核查有關違規問題過程中,違規聯系孫倍成并透漏相關調查情況,妨礙調查核實工作。
趙遠錦被禁止5年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學技術活動。
劉建妮:在項目評審中請托,以專家身份為他人提供“幫助”
劉建妮系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古生物教研室教授。2014年,她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這是該校教師首次獲得該獎項。
2024年10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稱,劉建妮在項目評審過程中請托、約定答辯問題,并在自己成為評審專家后泄露身份、為他人提供幫助。
經查,劉建妮在2021年重點項目通訊評審過程中,通過郵件等方式向多位可能的專家請托,在重點項目答辯前打探評審專家信息并向多位專家請托,向其中兩位評審專家全成、程海發送希望答辯時對方提的問題,違規獲取會議評審投票結果后又向他人泄露評審結果;在2021年面青地項目會議評審過程中,泄露自己的評審專家身份、為項目申請人提供幫助并泄露評審信息。劉建妮應對上述問題負責。
依據相關規定,撤銷劉建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滇東寒武紀生物演化、化石埋藏與古環境重建探索”(批準號42130206),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劉建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和參與申請資格3年(2024年4月9日至2027年4月8日),取消劉建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資格5年(2024年4月9日至2029年4月8日),給予劉建妮通報批評。
“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作為我國科技領域的重要榮譽,歷年來一直被視為激勵青年科技人才的象征。
中國科協網站顯示,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旨在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該獎項評選周期為2年,已評選18屆,共有近180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由中國科協、全國婦聯、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旨在表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相關科技創新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和團隊。該獎項評選周期為1年,已評選表彰20屆,共有200余位女科學家獲此殊榮。
此次中國科協撤銷5名學者所獲科技獎項,是對個別學者不端行為的懲戒,更是對整個科技界誠信體系的深刻警示和整頓,體現了中國科協在保障科研誠信、維護學術公正方面的堅定決心。
中國科協的決策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科技創新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通過這一舉措,科研獎項的純潔性得到了保障。
正如新華社銳評:“整治學術不端必須動真格,通過嚴肅處理、通報曝光,形成高壓態勢和強大震懾。此次中國科協對科研失信的獲獎者撤銷獎項并公開通報,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動真格的力度,向科技界釋放出“學術作風底線絕不可突破”的強烈信號。”
“只有對學術不端者絕不姑息,才是對那些甘坐板凳十年冷、勇闖科學‘無人區’的科研工作者最有力的撐腰、最真誠的尊重。期待更多部門和單位將動真格的治理態度貫穿始終,讓更多創新之花在誠信土壤中綻放。”
1.https://www.cast.org.cn/xw/tzgg/ZH/art/2025/art_57ad13e708d74377b711994ddc0cc82e.html
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62697
3.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1972802
4.https://finance.sina.cn/2024-07-21/detail-incewyyv9804919.d.html
5.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40720-4309245
6.https://www.nfnews.com/content/EynGaBMl3Z.html
7.https://www.cast.org.cn/xkx/qjkx/kxjx/art/2024/art_5ea672b642064b1eaef36254ac83b579.html
8.https://www.cast.org.cn/xkx/qjkx/kxjx/art/2024/art_515e9c55ab224bb583ab73a4a8ff3307.html
9.https://mp.weixin.qq.com/s/a-x-iH_S9sQBhkM9dUCw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