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科技“突圍”新賽道丨內蒙古以高能級平臺激發創新“裂變”
發布時間:2025-08-06 23:19 來源:奔騰融媒
?
今年,自治區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向“高能級”挺進,充分聚能、釋能、賦能,激發科技創新“裂變”。

8月1日,在內蒙古科技大學稀土產業學院實驗室,鹿城實驗室的科研團隊正在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抗氫脆鋼性能。氫是鋼鐵中擴散速度最快的元素,氫的聚集會使鋼材的塑性顯著下降、脆性急劇增加并發生斷裂。不久前,由鹿城實驗室揭榜的“基于AI氫能儲運裝備用抗氫脆稀土微合金化新材料開發與示范應用”項目,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內蒙古科技大學副校長 鹿城實驗室主任 張新房?提高了抗氫脆性能,其實就是借助鈰稀土中脫氧性的作用,讓更多氫原子吸附到夾雜物周圍之后,就把氫的擴散給抑制住了。

今年,自治區圍繞乳業、草業、稀土、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大對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農高區等重大創新平臺的支持;實施“平臺培育”行動,提升國家級平臺“頭雁”效應和服務功能。同時,自治區還聚焦科技“突圍”點位和重點產業鏈,布局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服務重大攻關任務實施。全區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在呼和浩特市,已建成1000多個創新載體,柔性引進39位兩院院士、216個科研團隊。在包頭市,已經優化重組全國重點實驗室2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7家。在鄂爾多斯高新區,已初步形成以鄂爾多斯實驗室為龍頭、新型研發機構為兩翼、企業研發中心為支撐的創新矩陣,以及“實驗室研發-中試熟化-園區產業化”的轉化閉環。

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 副廳長 郝喜紅?聚焦破解創新堵點卡點,體系化布局、高標準建設創新平臺,打造高能載體,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2335號


